每日商報丨杭商應以新姿態新作為領跑浙商
發布日期:2017年12月21日 02:30
今年9月,杭州市《關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實施意見》正式下發,倡導 “親不逾矩、清不遠疏”的新型政商關系,建立了杭州市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昨天,一場氣氛熱烈的政企對話會在市民中心展開。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民營企業的橋梁紐帶,杭州市工商聯邀請了10位各行各業最具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家到場;他們分享了自家企業的發展成果與轉型困惑,也提出了對政府的諸多期待。
市委副書記、市長徐立毅在現場指出,杭州民營經濟不僅總量規模大,發展質量也很高,2016年杭州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586.0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0%,更引領了新經濟發展。未來杭州有望在四個方向形成產業特色,包括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數字經濟,以智能制造為基本手段的現代制造業,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以及旅游、健康、文創為主要特征的現代服務業。
徐立毅表示,“民營企業”首次被寫入黨代會報告,標志著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將迎來一個歷史機遇。杭商是浙商的主力軍與佼佼者,應該以新的姿態、新的作為領跑浙商,在四個方面走在新時代的前列。首先要成為創業創新的先行者,要善于創業,勇于創新,這也是新時代杭州民營企業最重要的品質;第二要成為實體經濟的領跑者,民營企業要堅持以實業為本,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積極適應產業跨界融合的態勢,加快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緊密結合,當好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領跑者;第三要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企業文化與商業文化的塑造與傳播至關重要;第四要成為社會價值的創造者,不但要輸出產品和服務,也要創造精神財富,努力尋求企業發展和社會責任的最大公約數,為促進社會和諧作出更大的貢獻。
巨星控股集團董事長仇建平
人才緊缺是制造業發展痛點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為杭州本地企業,我希望與大家共同打響“杭州智造”品牌,讓杭州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的硅谷。
近五年來,巨星從傳統的手工具產業,逐步轉型為物流叉車、機器人、激光雷達、智能家居等先進制造業。巨星旗下杭叉集團率先在業內研發無人叉車,助力寶馬工廠實現智能物流一體化。巨星自主研發的物流機器人成功簽約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史泰博,實現智能無人倉儲,成為中國第一個機器人銷往美國的公司。巨星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可以實時了解三維空間位置,可廣泛應用于移動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智能產品和裝備,市場空間巨大。
人才緊缺是制造業發展的痛點,我希望杭州能盡快出臺相關細則,鼓勵企業用存量工業用地廠房自建人才公寓,緩解企業引才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