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丨【中國400富豪】仇建平的制造業工具革命:從亞洲最大手工具企業,到卡位機器人
發布日期:2014年10月30日 01:10
只坐了兩個人的會議室顯得異常空曠,仇建平用略帶寧波奉化溪口口音的普通話回答問題,語調緩慢平靜。溪口這個地方,出過很有名的歷史人物,大多數人也是不甘于現狀的。
1993年,仇建平從浙江省機械進出口公司離職創業。20年以后,當初的小外貿公司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手工具企業: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巨星科技”)。工具是人體的延伸,但這家生產工具的企業很少進入大眾視野。仇建平甚少接受國內媒體采訪,他本來也是一個不喜張揚的人。除了每周打三次網 球,他也沒有更多的業余愛好。
越來越多的人似乎已經遺忘了制造業。但沒有關系,仇建平們有自己的行事邏輯與規劃。2013年,巨星科技營業收入26.46億元,營業利潤4.89億元。 前者同比增長14.77%,后者同比增長了36.88%。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也不錯,主營業務利潤為 2.23億元,同比增長66.59%。
公司97%以上的營業收入來自國外市場,除了繼續深耕勞氏(Lowes)、家得寶(Home Depot)、沃爾瑪(Wal-Mart)等連鎖零售巨頭,巨星科技還在開拓非洲和東南亞市場,新增多個大客戶。整個上半年,公司設計出430項新產品, 其中一款名叫零度靜音扳手的手工具,銷售額達5000萬元以上,全年銷售額有望破億。
仇建平的市場感覺更加直觀:“近一年來,歐洲市場平平,美國在回暖,新發展起來的國家上升很快。比如俄羅斯,這個國家經常使用手工具的人的比例比中國大。百安居在中國生意不好,但俄羅斯的百安居,單店銷售額甚至比英國百安居門店還要高。要知道,百安居總部在英國。”
自有品牌方面,巨星科技在海外市場主推“謝菲德”(SHEFFIELD)。這一源自英國的老品牌,經其并購,結合中國制造優勢,煥發新的生機。但要找到這 樣的并購主體并不容易。
“一些上百年的品牌,家族幾代傳承下來,一年就一億美元左右的收入,但是他們不愿意賣掉。這些品牌的第一代企業家努力工作,到第二代、第三代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再那么勤快,也不再那么積極。積極與否,對企業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只有態度積極,才會不斷有新產品研發出來,或者有很好的并購,讓企業變得更大。”他說。
若論事業心,能和中國企業家群體媲美的人群怕也不多。30多年的私人企業史,相比西方上百年的企業歷史還是太短,中國企業家才剛嘗到甜頭。盡管國內營業收 入占比尚小,仇建平還是看好這塊市場。中國每年汽車銷量超過美國,單就汽車維修工具而言,潛力就很是巨大。但中國市場有其特點。美國的汽車修理工具,屬于 修理工人所有,因此他們很重視工具的品牌。中國的洗車修理工具,一般屬于汽車修理機構所有。機構有什么工具,修理工人用什么工具。這決定了銷售模式的不 同。在中國工業級工具市場,巨星科技主要通過鋼盾品牌推出定制化服務,開拓公司客戶,加強重大項目的跟蹤與維護。一言以蔽之,瞄準那些工具使用大戶發力。
消費級市場方面,巨星科技前三年一直在試水,包括開設線下門店。但開店成本顯然太高,自營店數量目前并不太多,未來側重點還是在線上。除了借助天貓、亞馬 遜、京東等專業B2C平臺,仇建平也在籌劃推出自己的線上工具商城。一開始以自有品牌銷售為主,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可以逐漸銷售其他公司的產品。此外,國 外DIY文化盛行,中國人的動手能力要弱得多。他也在想,通過一種更好的傳播形式,幫助消費者學會使用各種各樣的手工具。
上一次接受《福布斯》中文版專訪,這位富豪透露了未來的投資重心:側重那些能夠代替人工的自動化設備。當時他的理由很簡單,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上升,各行 各業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也將逐年上升。今年上半年,巨星科技通過增資入股的形式,成為一家名叫中易和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中易和主營業務為國防科技、太陽能熱電、機器人及數據節能。下屬浙江中控研究院,研發生產國防裝備自動化產品,應用在船舶、航空、航天領域。下屬中控太陽 能公司,是國內聚光太陽能熱發電開創者,在青海德令哈,建設了國內第一家商業化運營的太陽能熱發電站,這座裝機容量為50MW的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已經 并網發電。下屬國自機器人公司,則專注在機器人的研發,業務涵蓋與機器人相關的工業、公用事業、教 育等領域。工業機器人產品線除了提供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巡檢機器人、機器視覺平臺等產品,還針對工業制造、裝配、檢測、物流及倉儲等環節提供自動 化解決方案。
未來巨星科技的業務,將在傳統手工具之外,生發出新的一枝。手工具本質上是讓人省時省力,盡可能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機器人將這一作用引向了深入。位于杭州江干區的總部,將以自動化設備的生產為主,手工具生產基地,將集中到海寧地區。
在機器人成為下一個行業熱點之際,仇建平的卡位可算及時。但其實,與中易和股權層面的合作早有緣由。2011年,巨星科技母公司巨星控股(仇建平夫婦絕對 控股的公司)收購了杭叉集團。這家叉車生產企業,2013年銷售額達60.87億元,出口叉車量占國內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同處杭州的中易和與杭叉集團有 業務往來,其看中的是巨星科技方面的硬件制造實力。
雖則如此,仇建平自言從來沒有給自己設立過什么目標。“我這幾十年還是挺積極進取的,有了機會,也不會放過。但我不會像一些企業家一樣大量借款,把自己搞的灰頭土臉。我們的財務狀況非常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