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 | 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一季度杭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8.7%
發布日期:2022年04月20日 05:50
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一季度杭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8.7%
今年以來,位于錢塘區的史陶比爾研發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工地一片火熱。作為史陶比爾的重點項目,這里將是該企業工業連接器等高端自動化關鍵裝備裝配、測試場地,預計明年竣工投產。
這是杭州制造業投資火熱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杭州制造業投資延續了去年以來的高增長態勢,實現了高位開局——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第一季度杭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8.7%,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并創下近10年新高。
保持高增速的同時,杭州制造業投資結構也持續優化向好。比如,杭州重點發展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行業,第一季度分別實現97.4%、93.8%、91.5%的高速增長。
制造業投資,既是穩工業增長的重要抓手,也是未來產出的重要支撐。以優化存量、擴大增量為特征,杭州制造業投資正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重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項目拿地后半年內開工率90%以上
在杭州富春江畔,一個總投資額達400億元的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單單今年前三個月,該項目的有效投資就超過8億元。
“重大項目起到引擎作用。”市經信局產業投資處副處長呂明忠告訴記者,一季度為全市投資總量貢獻億元以上的,包括中欣晶圓、貝達藥業、杭叉、萬向創新聚能城等13個項目,“項目數量以及有效投資量均超去年同期”。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杭州聚焦制造業投資打出的要素保障組合拳。從項目招引、用地保障、開工建設到竣工達產整個過程,杭州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服務機制,并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
數據顯示,杭州工業項目土地摘牌后半年內開工率由“新制造業計劃”實施前的30%左右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開工率提高到原來的3倍多。
不止于此,在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方面,杭州持續探索創新機制。以臨安區為例,今年3月,該區首次推行一般工業用地“拿地即開工”模式,通過把以往政府和企業在簽約之后做的事部分前移到簽約前,推動企業“等地期”變為項目“加速期”。
“為進一步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今年我們深入實施‘抓項目、擴投資’專項行動,爭取制造業投資‘全年紅、持續紅。’”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技改項目申報創下“新紀錄”企業技改項目申報數比去年翻一番
產品合格率提高到99.8%、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一半、工藝人員成本節約50%……在輪胎制造龍頭企業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去年8月投用的子午胎裁斷工程數字化品質在線管控系統,讓輪胎生產的裁斷工序實現了數字化。
“運用視覺成像、圖像識別處理、工業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等技術,該系統能全自動、全過程檢測出輪胎裁斷拼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品質問題。以往,這主要依賴人工,而且只能抽樣檢查。”中策橡膠工作人員說。
這是中策橡膠眾多技改項目之一。把錢花在“刀刃”上,近三年來,這家傳統制造企業每年在技改投資方面的投入約10億元。
“數字化改造是我們不遺余力在推進的工作。”中策橡膠董秘沈昊昱說,今年,中策集團下屬共有4家子公司進行了杭州市制造業企業技改資助項目申報。
如今,杭州越來越多制造企業走上了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之路。在近期截止的2022年度杭州市制造業企業技改資助項目申報中,市經信局共收到360個申報項目,比去年翻了一番。
“在杭州,技改投資對制造業投資具有主拉動作用,比重一直很大。”市經信局產業投資處工作人員施廣軼分析,今年技改項目申報創新高,一方面是企業具有向高端發展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是政策拉動作用明顯。
自2019年新一輪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補助政策實施以來,杭州對在設備、外購技術、軟件投入等投資1000萬元以上制造業技改項目給予相應補助,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應用、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大支持力度。
據悉,每年杭州市區兩級補助約100個項目,三年市區兩級財政累計補助已超21億元。這大大提高了企業轉型升級積極性,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數據顯示,一季度杭州工業企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9.7%,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3.4個百分點。